教师篇(一)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基本知识
问题1 什么是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是“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中院校评估的一种,是为了保障本科教育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改革和发展而进行的一项系统性评估工作。审核评估由政府主导,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国家不设统一评估标准,结论不分等级,形成写实性审核报告。
问题2 什么是新一轮审核评估?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一轮审核评估是相对于2013-2018年组织实施的上轮审核评估而言的。2021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审核评估。
“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评估导向的变化。强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是评估内涵的变化。变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突出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三是评估类型的变化。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提供“两类四种”评估方案和不同指标模块供高校自主选择;
四是评估方法的变化。采取线上与线下相评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当好“医生”和“教练”,为学校“诊断把脉”,突出评估为学校服务;
五是评估功能的变化。突出评估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和督导复查,为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精准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问题3 本科教育教学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五个坚持”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坚持落实教育“四个服务”和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
3坚持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引导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5坚持构建大学质量文化,引导高校建立健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问题4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有哪些?
“一根本、两突出、三强化、五个度”
一根本
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两突出
即突出“以本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突出“四个回归”,落实“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有关要求,引导高校“五育”并举倾心培养时代新人。
三强化
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强化学生中心、强化产出导向、强化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五个度
即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问题5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
二是坚持推进改革;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
五是坚持方法创新。
问题6 新一轮审核评估与以往评估有哪些不同?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总体方针是促进学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具体不同表现为:
突出导向——立德树人;
目标引领——教学改革;
柔性分类——两类四种;
强化服务——“1+3+3”;
减负增效——线上线下;
科学评价——定性定量;
持续整改——评估结果。
问题7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对象和周期是什么?
对象
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均应参加审核评估,其中: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应先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原则上获得“通过”结论5年后方可参与本轮审核评估。
周期
审核评估每5年一个周期,本轮审核评估时间为2021年-2025年。
问题8 新一轮审核评估有哪些工作程序?
新一轮审核评估程序包括评估申请、学校自评、专家评审、反馈结论、限期整改、督导复查等六个部分。
问题9 新一轮审核评估分为哪几类?
第一类
针对少数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普通本科高校。原则上是“双一流”高校。
第二类
针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历史不同,具体分为三种:
①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原则上是具有博士授予权高校。
②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原则上是只有硕士和学士授予权高校。
③适用于已通过合格评估5年以上,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我校属于第二类第3种。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设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7个、审核重点78个,7个一级指标包括: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教学成效。
问题10 专家线上评估和入校考察的时间和工作内容?
线上评估:2-4周
线上评估专家人数为15-21人。专家通过线上阅读自评报告及其相关材料,听课,调阅课程教学大纲、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实验报告等,与学生、教师、校领导、管理人员、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访谈,对参评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全貌”全方位审核,查找存在的问题,形成个人线上评估意见与问题清单,并确定需要入校深入考察的问题。
入校考察: 2-4天
从线上评估专家中确定7-9人为入校考察专家(省外专家不少于2/3)。根据专家需要开展听课、访谈、调阅资料,核查线上评估提出的问题,形成专家组报告。
问题11 审核评估专家组常用的考察方法有哪些?
专家常用的考察方法有6种:深度访谈、听课看课、校内外考察走访、文案审阅、问题诊断、沟通交流。
深度访谈
访谈形式以一对一访谈为主,访谈对象包括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及离退休人员,访谈内容主要围绕“五个度”进行。
听课看课
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状态、师生互动、教材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及效果,学生听课状态、实验情况等,听课看课的方式、时间由专家灵活掌握。一般每位专家听课门数不少于3门。
校内外走访考察
“走访”是对校内教学单位、职能部门,校外实习基地的考察,着重看学校中层、基层如何做的,效果如何,是否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有保障,是否满足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考察”指专家对学校教学条件(教室、实验实训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网络中心等)能否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改革需要;食堂、宿舍等设施能否满足学生生活需要。专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考察场所。
文案审阅
专家审阅各类教学材料,每位专家须调阅2个以上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3门课程的试卷和试卷分析材料;毕业设计(论文)主要考察选题来源、各类选题比例、指导教师资格和指导质量、过程管理、答辩、论文质量等;试卷重点审阅试卷质量、试卷分析、试卷成绩等。人才培养方案关注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与学分、特色、实施效果等。
问题诊断
一是对多种相关信息相互印证的兼听并收法;二是考察一个专业(院系)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线贯穿法;三是对薄弱方面多渠道检验的弱项核实法;四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上下贯通法。
沟通交流
针对不同的人员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与同组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共享考察结果。
问题12 新一轮审核评估中的“1+3+3”报告是什么?
1份《自评报告》
3份过程性(教学)报告
《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
3份结果性(就业)报告
《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
问题13 新一轮审核评估重点关注哪些“红线”要求?
新一轮审核评估强调对立德树人和思政教育成效的评估,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求高校自评报告和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将立德树人情况作为必答题。指标体系中增设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负面清单”。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将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和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
来源:“安徽三联学院”公众号